今年國慶節 由香港可持續發展教育學院、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 主辦,愛國教育支援中心、愛月開心假日農場合辦,全球可持續發展規劃師學會、香港管理顧問學會、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支持的「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 國情教育展 暨航天育種計劃金秋落種儀式」, 於「國情教育展室」進行。
教育的未來 自2021年,每年的9月28日為「香港聯合國教科文日」,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將在這一日與大家分享最新資訊,報告香港重要進展並展望未來。 2021年11月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1屆大會上面向全球發佈《一起重新構想我們的未來:為教育打造新的社會契約》報告(簡稱:報告), 2022年9月6日報告中文版發佈,2022年9月16-19日聯合國教育變革峰會也以「变革教育,共建未来」主題。 因應報告的發佈,今年香港聯合國教科文日的主題為「教育的未來」,由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 執行會長兼秘書長、香港可持續發展教育學院 院長 張沁教授,帶領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綠色公民青年大使們,一同分享香港聲音與進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bP-n38oPFk
ESD Learning Programme 2022/23 Enrollment*Deadline postponed to 2022 November 25th The “ESD Learning Programme” is a is […]
2021/2022 學年 可持續發展教育學程計劃 2022年8月6日,2021/2022年度 第十屆「可持續發展教育學程計劃(ESD Learning Programme)」學生報告及評審順利完成! 本屆學生報告榮幸請到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副會長英汝興教授 與 張黃韻瑤博士 作為評審。 學生們的報告主題有創意又有深度,體現出他們針對各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做出的研學,包括「香港文物保育與自然資源管理」、「從改善學生抑鬱症問題推動可持續發展 」等。 獲獎小組 小學組: 「創意與吸引力金獎」 […]
幾塊LEGO,可以令小朋友們認識自己,更是能讓同學們學習到創新、創意、遇到問題換個角度思考的重要性。2022年7月23日,『第七屆可持續發展教育學程 生命小領袖培訓計劃』 本年度的最後一個工作坊- 『拼出我天地 – 領袖工作坊』由香港可持續發展教育學院的Kerwin -『咖喱哥哥』主持,來自天主教總堂區學校、嗇色園主辦可立小學、九龍塘學校(小學部)的小同學們分別收到預先提供的LEGO積木,在工作坊中發揮想象力,通過「樂高比喻」、「用樂高拼出自我介紹」、「代表我的小動物」等互動遊戲,鍛煉創新思維能力,認識到許多事物以不同角度看能夠傳達不同的意義。
*喬遷之喜* 香港可持續發展教育學院 正式入駐 「愛國教育支援中心」 2022年7月6日,香港立法會十五題為『設立愛國主義和國情教育主題場館』,特別提到香港特區政府會支持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在沙田秦石邨的空置校舍營辦愛國教育支援中心。中心將透過多元化的教師培訓和學生學習活動,支援學界推動國民教育及國家安全教育,從而加強學生的守法意識、培養學生對祖國的認識和歸屬感、建立國民身分認同和對國家的承擔。 研學主題1:「中國與世界」 從中華民國作為聯合國創始成員國,至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回歸聯合國,升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2021年是中國重返聯合國50年,經歷從觀察者、學習者、參與者,到深度參與者的歷程。展室將從教育的角度展示進程中具標誌性的人、事、物,配以文字說明,並為學生提供「中國與世界」學習手冊。 研學主題2:「世界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 至2022年5月,中國共有56項文化和自然遺產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及非物質文化對於傳承民族與國家的優秀文化有著豐富價值,能夠教導學生尊重文化多樣性、促進和平並保護自然環境。展廳將展示各項世界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配以「學生手冊」,令學生深入學習世界遺產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對環境、經濟、社會共融的重要性,了解其保護過程和保護公約。 研學主題3:「航天科技、育種與可持續發展」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與香港可持續發展教育學院開展航天育種計劃多年,2019年落種經「實踐十號」搭載的太空種子,2020年落種「長征五號」航天種子,類別包括紫紅長茄、豇豆、秋葵等。項目透過體驗式教學、研究型學習提高學生對自然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認識,激發學生透過數據分析,探索航天種子背後的科學,實現跨學科教育意義。展廳主題圍繞航天科技及育種,配以學習手冊供學生深入了解航天科技的發展、學校種植航天種子的經驗和方法、研究過程等。 體驗式教學實驗室 體驗式教學實驗室是面向中、小學的數字世界的學習環境,實驗室中配備先進的電子設備,可供學生與虛擬任務、老師進行實時互動,更可配合姊妹校計劃,遠程互動,互助完成學習和研究任務。 模擬聯合國會議室 模擬聯合國會議室將用於進行「MUNESCO — […]
Goal 3 – Good health and wellbeing 2022年3月5日,「第十屆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教育學程計劃(ESD LEARNING PROGRAM )」中學組 – 目標3:良好健康與福祉 課題小組 進行了線上「認識精神健康」工作坊。 […]
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 – Hong Kong Regional Report 2020-2021 – Lifelong Learning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第七屆可持續發展教育學程—生命小領袖培訓計劃」已於1月8日舉行了第一次生命教育工作坊! 工作坊分為兩個環節,首先由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綠色公民青年大使陳思樺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向同學講解聯合國的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與我們的關係,同學們亦十分踴躍參與問答環節。第二部分由心靈成長發展中心導師李粵閩博士主講,透過不同的小組活動,讓同學們學識團隊合作,以及認識自己。 「生命小領袖培訓計劃」透過不同的校外工作坊,讓參與同學從生命教育當中認識自己,學會尊重及包容別人,以生命影響生命。完成工作坊後,同學們會將所學所得帶回學校,以不同形式的小計劃,向校內同學分享他們在活動中獲得的經驗,從而成為真正的「生命小領袖」。讓我們一起期待同學們的精彩作品吧! Previous Next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十周年誌慶 暨 聯合國國際人類團結日 2021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十周年誌慶晚宴暨聯合國國際人類團結日於12月20日晚在尖沙咀會所1號維港皇宴舉行。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陳積志先生JP、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區域教育發展與終身學習教席李子建教授JP、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黃錦良先生BBS、教育局局長政治助理施俊輝先生、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張沁教授及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副會長楊健明教授BBS共同擔任主禮嘉賓。 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陳積志先生JP於開幕禮上發表主禮嘉賓致辭,為活動揭開序幕。他代表特區政府向協會表達熱烈的祝賀,亦指出協會由成立以來一直在香港推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教育,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展覽、博覽會、交流及講座,透過不同的方式向市民大眾講解可持續發展的議題,包括籌辦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教育學程計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及非物質文化遺產教師培訓計劃,以及世界公民教育計劃等等多個重要項目,引導學生在不同領域加深認識可持續發展,以及培訓教師在校內開展有關自然、文化遺產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等的校園課程。協會的成績有目共睹,貢獻良多。每年的12月20 日是「聯合國國際人類團結日」,陳先生強調,團結是人類進步和持續發展的力量,在全球一體化的環境之下,沒有一個地方可以獨善其身,世界各地的人民都必須互相包容和協助,同舟共濟,才能克服困難,持續發展。他總結道,團結可以戰勝逆境,開創未來,亦祝願協會未來在推廣可持續發展相關工作上再創佳績。 協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張沁教授致歡迎辭,帶領現場嘉賓回顧協會過去10年的工作,並展望未來的發展。張教授表示,「聯合國國際人類團結日」學校聯展及誌慶晚會是慶祝協會成立十周年的重要里程碑。今年藉此機會,協會與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共同呼籲及鼓勵學校於校內舉辦以「團結合作」為主題的活動,以加深對「團結宣言」—「人類團結、化解挑戰、國際互濟、齊創未來」的理解。張教授亦指出,特別在今年5月適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柏林舉辦世界可持續發展教育大會,協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區域教育發展與終身學習教席聯合發布了《香港地區報告》,報告融入《中國可持續發展教育國家報告》,《國家報告》中對於香港地區推進的包涵基礎教育、高等教育,以至專業職業認證方面的《可持續發展終身學習體系》作為特別案例介紹。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將繼續秉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核心使命與目標,開展前瞻性研究、制定準則、優質教育、信息與傳播、知識與技術的發展與交流,並充分運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強大的智庫網絡,發揮香港技術及人才優勢,積極支持香港和中國的長遠發展,立足香港,透過教育、科學及文化,促進可持續發展及國際間的交流,「齊心共創可持續未來」。 協會在2020開始提供世界遺產及非物資文化遺產教師培訓,由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香港可持續發展教育學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青少年教育中心、暨南大學文化遺產創意產業研究院聯合主辦,聯同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協辦了第一及第二屆「世界遺產及非物質文化遺產香港教師培訓計劃」,旨在協助香港教師在校內組織及開設自然及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課程,將遺產教育融入教育課程及教材體系,提升國民意識、及對國家發展和對國際相關議題的興趣。在各位編委及參加培訓教師的共同努力下,「世界遺產及非物質文化遺產香港地區校本課程案例手冊」亦順利出版,並於當晚活動進行新書發布儀式。 為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綠色公民計劃」,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今年新推動了「綠色公民青年大使計劃」,令本地青年更加關注及共同推廣「可持續發展目標」。每一位青年大使均在過往一年中積極進取,發揮自身強項開展各類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推動活動,包括撰寫文章、開展環保回收項目、啟動青年活動平台等,也共同在2021年聯合國糧食系統峰會、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發出香港青年人的聲音。藉由是次活動,協會亦向各青年大使頒發證書,以表揚他們推動本地可持續發展的貢獻。 適逢是次活動吸引了來自各行各業約180名嘉賓,協會亦於當晚舉辦了「可持續發展目標圓桌會議:產學研推動與實踐」,由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綠色及可持續金融委員會聯席召集人陳鳳翔博士及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常務董事兼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王象志教授作為圓桌會議主持,並邀請了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席林宣武先生GBS, JP、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區域教育發展與終身學習教席李子建教授JP,以及香港應用科學研究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作為圓桌討論嘉賓,以香港的可持續未來為目標,如何保持國際金融中心、及借助十四五再工業化的定位和人才需要,融合產、學、研共同推動與實踐。 活動能成功舉行,有賴各方機構及合作夥伴的支持。協會特別感謝晚宴贊助機構InnoTier、香港魚類學會、譽德萊教育機構、羅兵咸永道、國際可持續發展學院、置地公司和東華學院,以及響望豎琴慈善基金會作為晚宴表演嘉賓。 現場片段 媒體報導 商報 […]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