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聯合國世界環境日國際氣候行動及《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的願景,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協會,UHKA)與香港可持續發展教育學院(學院,HiESD)於2025年6月5日攜手舉辦「2025 世界環境日 香港行動 暨 碳中和學校計劃嘉許典禮」。

「2024-25學年碳中和學校計劃」從教育及培訓出發,指導各校同學及教師親力親為攜手努力,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課程與校園管理,從碳報表的建立到碳審計,再延伸至項目製STEAM研學,打造香港碳中和學校典範。

計劃繼2022-23學年協會獲可持續發展基金資助啟動「邁向碳中和學校嘉許計劃」收到的熱烈反響,再獲12間香港中小學積極參與,協助學校完成碳賬簿,通過查證,並獲得屬於學校的碳審計報告及減碳建議。

本次活動列為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官方全球「世界環境日」行動,亦是慶祝聯合國成立80週年及學院與協會推動可持續發展教育邁向25週年的系列活動之一,彰顯香港在推動全球氣候行動及碳中和教育與實踐方面的國際參與。

主禮活動由 - 香港可持續發展教育學院院長 及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會長張沁教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行政會議成員 及 碳中和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林正財議員, SBS, JP、香港立法會議員 及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議員, MH 及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運動委員會主席郭美珩女士 的支持,以及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香港)(SDSN(HK))代表亦到場支持。

張沁教授在歡迎辭中提及, 202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發佈的《教育與氣候變化:學習如何為人類與地球採取行動》報告中再次強調 氣候變化與教育密切關聯。在最新發佈的「綠色學校質量標準」中四大核心,包括學校治理、課程融合、社區參與、創新實踐,採取全校參與的方法,逐步優化和轉型,這是「碳中和學校計劃」的核心目標。希望學校從科學數據提升到課程以及學校管理的層面,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課程,更透過STEAM研學、校園管理優化等實踐,持續開展碳審計,逐年優化,成為香港碳中和教育的先鋒典範。

林正財在主禮嘉賓致辭中讚賞參與「碳中和學校」計劃的學校是氣候行動的示範及先鋒,鼓勵更多學校加入「碳中和學校」計劃,並期望學生將環保減碳從校園帶入家庭及生活,做到代代相傳。

郭美珩女士在致辭中讚賞「碳中和學校」計劃幫助中小學由上至下,全校開展培訓,了解最新環保政策、ESG、碳審計等知識,並在減碳過程中得到專家指導。

活動匯聚學校校長、教師、同學從不同角度分享參與「碳中和學校計劃」的心得。校長論壇由「2022-23學年碳中和學校計劃」參與校中華基金中學何廸信校長主持,並邀請到2024-25學年本屆參與學校英華書院陳狄安校長、沙田循道衛理中學張翠儀校長、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林克忠校長、東華三院郭一葦中學文可為校長以及兩屆持續參與的聖保羅書院源迪恩校長分享碳中和計劃對學校長遠規劃、推動ESG的意義,讚許計劃協助學校有機結合「硬件」設施及「軟件」教學,並期待未來持續推進校園碳中和行動。

活動亦邀請馬鞍山聖若瑟中學「碳中和學校計劃」核心團隊的負責老師—袁淑筠副校長以及蔡小薇老師分享計劃如何協助學校將碳中和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日常教學。袁副校表示項目加強了教師團隊跨學科協作,提升教師及學生對碳中和的認識以及應用能力,亦培養學生對地球環境及社會負責任的寶貴價值觀。

本次活動加入了學院的「UNSDGs邁向淨零低碳活動嘉許計劃」的卓越計劃,由認證可持續發展規劃師(CSDP)、香港教育局前高級課程發展主任方偉雄博士負責統籌活動碳計算及報告,包括量化空調、影音設備的耗能、參與者收集出行交通等方面的碳排放,在活動通知中鼓勵參與者自備水樽、使用現場設置的分類回收設施等,並將通過《聯合國氣候框架公約》UNFCCC的等量碳權作為是次活動碳排放的餘量抵銷,期望參與者能身體力行,沉浸活動,呼籲世界環境日踐行香港低碳行動。

「2025-26學年碳中和學校計劃」現已開始接受學校報名,亦歡迎歷屆計劃參與校繼續進行碳審計,逐年對比、優化,將校園減碳行動數據分析恆常化,在校啟動更多跨學科項目製學習活動。

詳情請參考:https://unesco.hk/web/towards-net-zero-school-project-phase3/


2024 - 25 學年碳中和學校計劃 參與學校名單:

英華書院

• 東華三院郭一葦中學

• 聖保羅書院

• 九龍靈光小學

•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 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

• 青年會書院

• 賽馬會萬鈞毅智書院

•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小學部)

•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中學部)

• 馬鞍山聖若瑟中學

• 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中學

 

目錄

No responses yet

發佈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