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及香港可持續發展教育學院於2023 年 11月 25日舉辦「 2023香港-大灣區中學模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MUNESCO)大會 – 世界遺產」。經篩選,來自香港及大灣區30間中學的162為學生模擬擔任54個不同國家的代表提出保護世界遺產的創新方案,並通過思辯、協商,發表「保護世界遺產青年宣言」(宣言)。 

活動賦權青年參與探討國際事務,拓寬國際視野,同時促進香港與大灣區學生文化交流、尊重及共融,培養具「香港根、中國心、國際觀、大格局」的可持續發展未來人才。 

大會由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會長 張沁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 文物保育專員 蔣志豪先生致辭,並邀請巴西駐香港總領事館 總領事 Mr. Manuel Innocencio de Lacerda Santos Junior、哥倫比亞駐香港總領事館 總領事 Mr. Luis Fernando Orozco Barrera、伊朗駐香港總領事館領事 Mr Mostafa Shabani Pour、中國銀行(香港)企業社會責任辦公室副總經理葉麗麗女士以及香港致雨慈善基金會理事、世界基準聯盟監事張振宇先生共同主禮。

活動由中國銀行(香港)冠名贊助、致雨慈善基金會協辦,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香港教育大學、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SDSN Hong Kong(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香港))等機構支持,巴西、哥倫比亞、埃及、法國、德國、印度尼西亞、伊朗、意大利、荷蘭、巴基斯坦、菲律賓、葡萄牙等駐香港總領事館支持及致辭。

張沁教授在致辭中提到,大會透過沉浸式研究性學習,提升學生關注及參與探討國際議題的能力。從團隊自主研習、深入體驗了解、策略演講,到討論、總結,最終借鑒不同國家保護世界遺產的策略發表「宣言」,對應「知」、「情」、「意」、「行」,有效培養學生協商、慎思明辨、系統思維等跨學科能力。

蔣志豪先生讚賞了大會對於提升青年認識並積極思考、參與保護文化及自然遺產的重要意義。蔣志豪先生表示,保護世界遺產並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國際合作、跨部門合作、利益相關方及公眾參與。在本次大會中學生通過了解不同國家保護世界遺產的策略後能夠互相欣賞、尊重、學習及總結,這樣體驗學習的經歷將有助於青年參與香港及全球保護珍貴的文化和古蹟。

本屆大會聯繫國際、國家、香港,由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學生共同參與,在思維碰撞及協商中互相認識,攜手為國際議題貢獻青年力量。「宣言」由前房屋署助理署長(房屋資助)、香港建築文物保護師學會成員何樂素芬女士、香港教育大學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 副教授及副系主任 劉亮國博士、香港教育大學 科學與環境學系講師 黃棣才 博士進行評審並提出建議。

學生在「宣言」中提倡了從個人行動層面善用社交媒體促進世界遺產保護的傳播和推廣,從學校層面加強世界遺產研習項目,融入可持續發展教育課程,從社會層面鼓勵青年成為「綠色公民青年大使」在本地及國際層面參與古蹟保護的志願行動、文化交流活動等。各組學生呼籲全球齊力同心,確保人類共同的無價之寶在面臨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流失、破壞性城市發展等挑戰下得以傳承。

協會亦將進一步深化活動國際影響力,將「宣言」宣傳至國際平台,讓世界聽到香港及大灣區青年的聲音。

 

為響應國際氣候行動,大會亦獲得「UNSDGs邁向淨零低碳活動嘉許證書」,通過計算現場設備耗能、出席者交通等碳排放並認購「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認證的「核證的減排量」證書,對活動的⼆氧化碳排放量進⾏等量抵消,達到淨零排放。同時鼓勵學生採取自帶水樽、使用公共交通以及現場設置的垃圾分類回收桶等低碳行為,令學生切身體驗參與零碳活動。

目錄

No responses yet

發佈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