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環境
  • 環境
  • Tourism & Hospitality

學程目的:

提高學生對建築領域和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對經濟,環境、社會和文化的影響。

計劃特色

  1. 由專業人士舉辦關於建築振興和場所營造的講座和工作坊。
  2. 導覽參觀包括灣仔文物徑、市區重建局、基建及規劃展覽館。
  3. 建築師、工程師和工料測量師的指導。

建議研究主題:

  • 振興城市
  • 香港舊文物建築個案研究
  • 將地方營造的概念應用於香港的現實生活社區

學程目的:

學生將了解生態保護和保育、有機農業及其與可持續發展的關係。

計劃特色

  1. IVE柴灣支持的講座和互動工作坊。
  2. 尖鼻咀生態公園導賞活動。
  3. 由來自應用科學學科受訓練及具資歷的人士提供指導。

建議研究主題:

  • 生態保護將如何影響未來
  • 用藻類技術解決能源危機的提案
  • 化學農業與有機農業
  • 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學程目的:

學生注意到地質旅遊業、酒店飲食業對文化、經濟、環境和社會的影響。

計劃特色

  1. 由旅遊和酒店業受人尊敬的專業人士和資深人士舉辦的講座和研討會。
  2. 國際連鎖酒店如雅高和富豪國際等的導賞活動。
  3. 與該領域的專業人士建立聯繫的職業相關機會。

建議研究主題:

  • 以環保的方式欣賞香港的自然美景。
  • 突出新界的文化和自然美景。
  • 一探灣仔豐富的文化遺產
  • 大型連鎖酒店企業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項目研究
  • 生態旅遊指南

2011/2012年UNDESD香港獎勵計劃 總結

來自 12 所中學的 26 支學生團隊參加了可持續發展教育學習計劃,主題包括建築環境與地方營造、環境和旅遊與款待。 學生使用展示板和書面報告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和感受。針對他們選擇的主題,學生將進行以下小組計劃:

  1. 小組匯報
  2. 展示板展示與口頭報告

閉幕式暨頒獎典禮於2012年3月31日在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專上學院(西九龍校區)成功舉行。 教育部政治助理楊哲安先生和教科文組織技術和職業教育與培訓教席 Rupert Maclean 教授主持了儀式。

目的

  1. 提升學生自我認知、社會、物質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和了解。
  2. 讓學生有機會參與自主的的小組學習,以加強其個人的學習技能、關鍵能力和領導潛力。
  3. 能滿足部分新高中課程之其他學習經歷(OLE)的要求。
  4. 培養學生批判性思考和發展終身學習的技能

詳情

  • 計劃持續時間: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
  • 總學習時間:不少於 60 小時
  • 每組參加學生人數 - 8人。

參與學校

  • 青松侯寶垣中學
  • 趙聿修紀念中學
  • 文理書院 (九龍)
  • 伯裘書院
  • 保良局姚連生中學
  • 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中學
  • 沙田循道衞理中學
  • 馬錦明慈善基金馬可賓紀念中學
  • 聖嘉勒女書院
  • 聖保祿中學
  • 香港神託會培敦中學
  • 中華基金中學

不再接受評論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