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2017第五屆和平大使文化慶典於2月18日順利舉行,有幸得到各國領事館、超過160個各界組織及團體支持,其中包括30多間中小學及大專院校的師生及家長。

活動聯同「香港開心D」及「國際扶輪3450地區」共同呈獻,有近6000人次參與,為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2016-17和平與可持續發展目標青年計劃的一部份。全日共六個小時的活動包羅萬有。主要活動包括開幕禮、表演、攤位、「和平·行」等等,讓公眾增加深對和平及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認識。
開幕禮




和平·行

「和平·行」是當天的一連串亮點活動:「寫出和平」集合了超過500名學生,家長和老師於現場以毛筆寫出「和平」二字,傳達和平信息及體現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國傳統文化藝術。


「畫出和平」工作坊的作品展示於我們的「Art Wall」。Art Wall由可重複使用的紙管建構成,由香港專上學院,人文、設計和社會科學部設計,輕鬆設置和刪除,不單展示了由學生和「畫出和平」工作坊參加者繪畫和平信息和畫面。

「種出和平」鼓勵城市綠化,綠化不僅是幫助減少城市碳足跡,並可啟發大眾對創造可持續生活環境和空間。
表演及巡遊


攤位
參加者可從各攤位了解香港不同的機構和組織在實施17項全球目標的努力。從最新的機器手臂和3D打印技術,到認識古老的甲骨文; 從社會企業到本地少數族裔文化;不論是展覽或是工作坊,20多家機構邀請大眾她們為建立更美好未來的努力。

一帶一路學校國家攤位
共有20個國家展位由來自15個國際和當地學校的學生經營。 每個攤位分配一個國家,同學向訪客介紹該國家特色及文化。 其中包括印度、尼泊爾、哈薩克、俄羅斯、波蘭、捷克等。每個攤位通過遊戲,展覽,或以當地地道飲食文化介紹其特色風土。
可持續時裝表演

可持續時裝秀看到來自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學院(THEi)的設計學生執行他們的設計升級,增加再生材料的價值,提高對觀眾可持續生活的意識。
更多當日的照片及現場片段可於我們Facebook觀看。